反渗透膜在运行过程中,会逐渐被浓水中的无机物、微生物、金属氢氧化物、胶体和不溶有机物等所污染,当膜表面沉积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后,产水量和脱盐率就会下降到某一限值。
膜的污染是一个渐变过程,任其发展,终将损坏膜元件或降低其性能。所以应在早期采取措施,消除污染物。
常见的反渗透元件中的污染物主要有CaCO3、CaSO4、金属氧化物、硅沉积物、有机物和生物粘泥。不同的污染物会对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,不同的污染物应该用不同的清洗液。
序号 | 污染物 | 特征 | 清洗液配方(kg药剂/m³水) |
1 | 钙类沉积物 (碳酸钙和磷酸钙一般发生在系统第二段) | 脱盐率明显下降、系统压降增加、产水量稍降 | 柠檬酸(20.3),调节PH至3.0 |
2 | 氧化物 (铁、镍、铜等) | 脱盐率明显下降、系统压降明显增加、产水量明显下降 | 柠檬酸(20.3),调节PH至3.0 |
3 | 胶体 | 脱盐率稍有下降、系统压降逐渐增加、产水量逐渐下降 | 三聚磷酸钠(20.3)、EDTA(8.4),调节PH至10.0 |
4 | 硫酸钙 (一般发生在系统第二段) | 脱盐率明显下降、系统压降稍有或适度增加、产水量稍有下降 | 三聚磷酸钠(20.3)、EDTA(8.4),调节PH至10.0 |
5 | 有机物 | 脱盐率可能下降、系统压降逐渐增加、产水量逐渐降低 | 三聚磷酸钠(20.3)、EDTA(8.4)。 严重时用清洗液:三聚磷酸钠(20.3)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(2.6),调节PH至10.0 |
6 | 细菌 | 脱盐率可能下降、系统压降明显增加、产水量明显降低 | 依据污染种类,可选择: 1. 柠檬酸(20.3),调节PH至3.0 2.三聚磷酸钠(20.3)、EDTA(8.4),调节PH至10.0。 3.三聚磷酸钠(20.3)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(2.6),调节PH至10.0 |